世纪名人网 > 历史名人 > 黄石公

黄石公

中国秦末汉初著名哲学家、战略家、军事家

黄石公

  黄石公又名赤松子,中国秦末汉初著名哲学家、战略家、军事家、未来学家和风水学家,楚国人,其居住的主要地点在今天的湖北省黄石市黄荆山一带。

  黄石公是中国古代一位奇人,半隐士,其行踪十分诡秘,故其生平需要我们在中国历史典籍中仔细考辨。

  黄石公是汉朝开国功臣张良的老师,为人睿智、诙谐,是一位反秦人士。这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有明确的记载: “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留侯乃称曰:‘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子房始所見下邳圯上老父與《太公書》者,後十三年從高帝過濟北,果見穀城山下黃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黃石。”

  另,宋人张商英在〈黄石公素书 序〉中说:“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人间。”张商英认为,黄石公传给张良的不是《太公兵法》,而是《黄石公素书》。素书上的“秘戒”,据我们分析,可能是张良重复他老师黄石公的原话。

  关于黄石公的籍贯,司马迁很慎谨,没有说。晋人皇甫谧在《高士传》里据《史记》中的情节,断定黄石公是下邳人(今江苏邳县),根据不足。试想,张良也在下邳住过多年,我们能说张良是下邳人吗?黄石公是一个行踪诡秘的人,他肯定在下邳住过一段时间,这是无疑的;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黄石是下邳人。这里,我们觉得《神仙通鉴》里的一段记载是颇值得重视的:“神龙为帝,见一异人,形容古怪,言语颠狂,上披草毡,下系皮裙,蓬头跷足,指甲长如利抓,遍身黄毛覆盖,手执柳枝,狂歌乱舞,口称:‘予居黄石山,树多赤松,故名’。”文章的最后三句是说:我住在黄石山上,山上有很多赤色的松树,所以我叫黄石公或赤松子。

  以上三句话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别人断定黄石公是哪里人,而是黄石公自报家门,说自己住在黄石山上。

  黄石山在哪里呢?《尚书 禹贡》没有记载,《山海经》也没有记载。只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经其北,即黄石矶也。一名石茨圻,有西陵县。县北则三洲也。山连延江则,东山偏高,谓之西塞,东对黄公九矶,所谓九圻者也,于行小难。两山之间为阙塞。从此济于土复,土复者,北岸地名也。又东过蕲春县南,蕲水从北东注之。”从以上这段文字看,黄石山就是如今黄石市南面的黄荆山,西塞山是黄石山东临长江的最后和偏高的一座山峰。所谓“三洲”即今之散花洲,所谓“黄公”就是黄石公,所谓“土复”即道士堡。道士堡是一座古镇,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设在江南黄石西塞山下,但也有时设在江北。顾名思义,道士堡原本就是道士居住的村落,而黄石公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道士之一。另外,《神仙通鉴》所提到的两种植物“杨柳”和“赤松”也是黄石一带的常见树。很明显,黄石公这位中国早期的道士曾长期居住在黄石市的黄荆山一带。

  其实早在明代,赵鼐就有同样的判断。赵鼐字钜夫,号南峰,云南河阳县人。赵鼐曾是云南省解元,是一位博学的诗人。赵鼐于1535年到大冶任知县,对大冶的人文掌故了然于心。他在《西塞怀古》一诗中说:“别嶂分峦拥碧油,石公矶下系行舟。天分吴楚旧王业,地失孙权偏霸谋。”这里,赵鼐特意将“黄公矶”写成“石公矶”就是为了点明“黄公九矶”正是奇人黄石公留下的胜迹。

  黄石公还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著作家,他传世的著作主要有《黄石公素书》、《黄石公三略》和《黄石公青囊经》。这三部书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代学者赵蕤在《反经》中多次引用黄石公的著作。宋代官至宰相的张商英在《黄石公素书 序》中说:“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虽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老亦无以出此矣。”分别来说,《素书》是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于一炉,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又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从而提高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教导从政者如何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 ,如何把握道德与谋略的关系。书中那些效法天道地道,以格言形式表述的最高智慧,用之修身,可以明智益寿;用之治国,可以位极人臣;用之经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军事,可以百战百胜。《三略》是一部集中论述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上略》主要论述治国统军的韬略,《中略》主要论述君王驭将统兵的谋略,《下略》主要论述招贤任能的策略。相形之下,《孙子兵法》虽然是举世公认的战略学专著,汉代任宏却把《孙子兵法》归在兵权谋著作里。然而,正如吴如松先生所说:“《孙子兵法》,同时包括《孙膑兵法》,都具有兵形势家的特色”(《孙子兵法浅说》),因而都不是专门讲战略问题的专著。从这个意义上说,《黄石公三略》实际上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战略问题的专著。《黄石公三略》被后人收入《武经七书》,宋代以来,《黄石公三略》一直是我国武举考试的基本教材之一,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青囊经》是中国古代风水学的开山之作。分上、中、下三卷,全文仅四百一十字,可谓博大精深、简洁明快、直言学理而不故弄玄虚。郭璞据之撰写了《葬书》,经常引用原文;杨筠松得之,而有《奥语》、《天玉》之著;曾文迪《青囊序》亦是阐发其奥义;蒋大鸿撰《地理辨正》,直将《青囊经》列为“首经”。所以,黄石公又是中国风水学的创始人。

  黄石市浒塘山黄石宫已故道长孔信明是一位包读道藏的道士,且跑遍了黄石的山山水水。据他说,历代师傅口耳相传,都说黄石公曾长期隐居在黄石市黄荆山下的道士堡。道士堡附近的“黄思湾”,其实原名叫“黄石湾”,是黄石公的后人居住的地方。黄石公晚年酷爱清静,离开家人,独自一人来到浒塘山修炼辟谷和导引轻身功,最后身轻若燕,无疾而终,享年99岁。浒塘山西面山脚下过去有黄石公墓,可惜后来因修大泉路被毁。道长倡议,在浒塘山道观兴建黄石公殿,并将浒塘山道观改名为黄石宫,主祀黄石公,以彰先哲,以弘道教,得到远近乡民的热烈响应。公元2006年10月,黄石公殿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黄石公殿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专祀黄石公的宫观建筑,殿内4.6米高的黄石公石像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黄石公神像。黄石公殿虽为民间所建,总体格局也不算大,但却填补了我国宫观建筑的一大空白,有着其他道教场所无法替代的内涵,是对中国道教文化的可贵发掘、完善和弘扬。

    猜您感兴趣

    历史名人

    黄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