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名人网 > 农林牧渔 > 田恒钊

田恒钊

巴东县金果坪乡农业服务中心农技员

  田恒钊,巴东县金果坪乡农业服务中心农技员。

  在革命老区巴东县金果坪乡的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脸庞黝黑的土家汉子,时而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时而向群众讲解防病治虫知识。他就是湖北省第二届最美农技员、金果坪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田恒钊。

  “我本身也是金果坪人,从小生活在这里,之前种植技术比较差,苞谷、红薯产量都不是很高,我学得农技专业,决定为自己的家乡、为老百姓做点事,指导他们把农作物的产量提高,把产业抓起来。”田恒钊说。

  1996年,从恩施州农校毕业后,田恒钊便在金果坪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

  金果坪乡是巴东县最边远的乡镇,“九岭十三弯”,形象地描绘了金果坪的山高路陡,山大人稀。24年来,田恒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风吹日晒成了家常便饭。

  “只要看到老百姓的收成好了,富裕了,其实我们吃点苦,根本算不了什么。”每当有人问他苦不苦的时候,这句话成了田恒钊最坚定的回答。

  当然,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2年6月,为帮助沙岭村防治柑橘大实蝇,田恒钊在骑摩托车送药途中,意外栽进了排水沟,导致脚掌撕裂、锁骨断裂。

  “当时如果药不能尽早的送到老百姓手中,一旦柑橘大实蝇病害大面积发生的时候,老百姓所有的前期做的管护工作都要打水漂。”忍着疼痛爬起来后,田恒钊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农药是否完好,将农药送到村里后,他才到乡卫生院处理伤口、住院治疗。

  如今,在田恒钊的脚掌和锁骨处,伤痕依然可见。

  田恒钊的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对农民的事儿,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在大伙儿心里,他就是农业领域的“110”。

  “我们基地上遇到技术上的问题,就给他打电话,他能在电话里进行指导的就远程指导,需要到现场来的,他就到现场来,那真的是随叫随到。”巴东县沙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在金果坪乡毛家墩易迁产业配套基地,发展了507.2亩白茶,每当遇到管护方面的问题时,基地负责人覃新华总会第一时间联系田恒钊。

  “要做好农技服务工作,自身业务能力必须过硬。”参加工作后,田恒钊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培训,更新农技知识储备,坚持向专家、同事、农民学习。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实践中,田恒钊完成了由年轻学子到优秀基层农技人员的转变,成长为当地农业部门的主要业务骨干。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他认识到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就必须大力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鄂马铃薯5号等新品种口感好、产量高,能帮助老百姓增收。但要让老百姓认可,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我就给老百姓送样品让他们试吃,发展示范园,让老百姓都去看,大家都要眼见为实嘛。”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田恒钊便翻山越岭,送样品让大家试吃,住在老百姓家里,手把手教他们切块、育苗技术。

  “我当时就烧了4个来试吃,吃起来蛮好吃,我们本地洋芋产量不低,这个洋芋比我们本地洋芋还要高些。”金果坪乡十字路村村民向正恩已经种了6亩新品种马铃薯,尝到甜头后,他准备再增种4亩。

  在田恒钊的示范与推广下,农民种植马铃薯热情高涨,全乡新品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5000多亩,马铃薯从最初的“救命薯”慢慢演变成了农民的“致富薯”,马铃薯已成为当地的脱贫产业。

  据统计,田恒钊每年组织技术培训不少于5场,直接培训群众200多人次,接受咨询服务农民达到200多人次,受益群众达1万人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得知巴东县245省道汪家河县级卡口需要志愿者值守时,他瞒着家人报了名。

  妻子杨蓉知道后,心里忐忑不安,既担心又紧张。大儿子在读初三,每天上网课,小儿子才两岁,杨蓉看着眼前的两个儿子,抹着眼泪进了屋……

  “妻子一个人照顾家庭不容易,但是,疫情这么严重,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们不上哪个上呢?我们在平时宣誓,包括我们戴的党徽,那都不是搞着好玩的。”田恒钊说。

  “他在卡点值守的时候,没休过一次假,为了让他不担心家里,我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照顾孩子,需要换洗的衣服我就从家里给他送去,再把需要洗的衣物带回来。”虽然每天都提心吊胆,杨蓉还是选择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丈夫。

  24年如一日,田恒钊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奋斗在农业生产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抒写着一名农技人员的责任与担当,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与坚守,为红色革命老区的农业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猜您感兴趣

农林牧渔

田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