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名人网 > 群英荟萃 > 董元福

董元福

昆明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副支队长

董元福

董元福同志,男,现年52岁,任昆明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副支队长,他在工作上身先士卒、业绩突出,生活中扶贫帮困、乐于助人。

汗水谱华章,部队熔炉炼红心

1968年,董元福同志生于重庆市丰都县江池八村五组一个普通山区农民家庭,年幼时家境贫寒。18岁时光荣入伍,在17年军旅生涯期间,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他受到党组织的精心教育与培养,在思想上切实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并把这种思想付诸于实践。他不落人后,努力训练军事科目,用汗水克服自己个子小、体力差的短板,从落后的训练成绩到全连队的训练尖子、标兵。他先后当过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政治指导员和管理员,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第二炮兵基层优秀政治教员等称号。

退伍不褪色,爱岗敬业勇争先

2003年,董元福同志从部队转业到昆明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工作,他继续发扬创先争优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深入一线,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2005年,他参加了云南省建国以来的第一假药大案“4.29”专案调查,配合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前往云南文山、曲靖,以及贵州四川多地调查,经常加班加点。有一次,他和公安部门的同志一起,连续两天两夜守候在同一地点,吃面包、喝白水,等待犯罪嫌疑人的出现。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专案组一举破获了来自广西的犯罪团伙,查出假药货值金额上千万元。后来,他又参加了“刺五加注射液”专案、“阿莫西林”假药案等大案要案查处,先后荣获优秀公务员、昆明市打假先进个人、昆明市缉毒先进个人等称号。他从办事员、小组长、科长、副队长、副支队长直到2021年主持支队全面工作,先后从事和分管过药品、医疗器械、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工作,是食品药品稽查业务上的能手和多面手,始终保持了党员的先进性,干工作都是深入一线、求真务实,从来不搞只说不干的官僚主义。

漫漫爱心路,群众眼里“贴心人”

事业上认真负责、铁面无私,生活上他却是一个充满温暖的“贴心人”。对于同事,董元福同志充分发扬互助友爱精神,只要是生病或家中有事需要帮助的,他都不遗余力地给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事们因此亲切地称他为“大董哥”,他就像一位大哥一样,悉心照顾着支队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们。

董元福同志的妻子原为下岗工人,通过自主创业,从白手起家到现在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董元福同志深知无论是自己社会地位的提升还是经济收入的增加,都得益于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为了回报社会,他和妻子决定尽自己所能去扶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

2007年,通过云南省迪庆州交警支队介绍,董元福同志了解到云南省维西县白济汛乡共厂村糯阁社的周茂亮因其父母生病,家庭困难,无法继续读书。在2007年至2014年间,董元福同志每月资助周茂亮400元,帮助周茂亮顺利读完高中、大学,并经常在生活上、学习上帮助他。目前,周茂亮在昆明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2011年,通过昆明市东川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介绍,董元福同志认识了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江西村的一名贫困学生阳加琼,该学生上初中,学习成绩优秀,但父亲早逝,全家仅靠母亲一人打工支撑,既要照顾有病的爷爷奶奶,又要抚养两个孩子,家庭十分困难。董元福同志多次到阳加琼家看望她,并于2012年至2015年间,每月资助阳加琼200元,帮助她读完了初中。2012年至2016年间,董元福同志又资助了来自云南省迪庆州贫困山区的学生罗英和李艳秋,每月资助生活费300元至500元不等,帮助她们读完了大学,目前罗英在省保险公司工作,李艳秋则返回家乡工作。虽然对孩子们的资助金额并不是很多,但是董元福同志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那份社会责任,他常对孩子们说,“我今天帮助你们,并不是要求日后你们如何报答我;我只要你们记住一点,今后如果你们有能力了,一定要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把这份责任延续下去”。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在大难面前,全国各地党员群众纷纷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董元福同志对灾情十分关注,第一时间向灾区伸出援手,从不同渠道多次捐款,累计捐出4000多元,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6年,正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有关工作千头万绪。董元福同志主动承担起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望厂、新寨、炉灯3村脱贫攻坚负责人的担子,2年中先后为3村争取了84.2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扶持养猪、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协调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捐资、捐物35万余元。走村入户时,每次到孤寡老人和因残疾贫困家庭,他都自掏腰包扶贫济困。2019年7月,东川区圆满通过国家第三方检查评估,贫困发生率降至低于国家3%的标准,顺利脱贫。

常怀感恩心,敬老孝老稚子情

在街坊邻居眼中,董元福同志还是一个特别懂得孝敬老人的人。董元福同志的父母是重庆山区的农民,没多少文化,是2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从小就将做人做事的道理化作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讲给孩子听,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董元福同志自尊、自立、尊重他人、踏实做事的道理。他父亲在生产队干活时,脏活苦活累活带头干,为村里人办事公平公正,邻居有需要帮忙的事情,一定鼎力相助。他母亲勤劳善良,为人忠厚,见到别家有困难,就是挤出家里的口粮也要想法帮助人,甚至对路边要饭的人,见到了都一定要给点。长此以往,也养成了董元福同志乐于助人的性格和理念。董元福同志常说,“没有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没有他一个农村孩子到国家干部的今天。”从1999年开始,董元福同志便把双亲接到昆明家中赡养,平时无论工作再忙,都要抽空陪陪老人,他们生病时,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2015年初,母亲因肾衰病危,董元福同志一下班就匆匆赶到医院,彻夜陪伴在母亲病床前,这一陪就是一个月,直到母亲去世。以至于邻居们都感慨说,“有这样的儿子,真是二位老人的福气”。

董元福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我们身边默默诠释着新时代“好人”的含义。对于所做的事,他从不张扬,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自然而然的。

猜您感兴趣

群英荟萃

董姓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