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名人网 > 青年才俊 > 李安

李安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安

  李安,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生,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等国家级、校级荣誉20余项。他敢担科研重任,攻坚国家重大需求,在电机驱动关键技术领域发表SCI/EI论文15篇,申请发明专利15项,授权7项,解决了电气化核心难点,获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最高奖。他勇攀创新高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攻克电驱性能极限难关,研发大功率消毒防疫喷洒无人机,勇夺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研电之星(全国唯三)。他坚定责任担当,立足岗位默默奉献,本科至今在党支部书记和班长岗位工作7年,担任国际电气专业协会地区学生主席,主动为本学科学生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

  事迹详情:

  秉承服务初心,坚定责任担当

  “既然我选择这个工作岗位,就要对大家负责,不仅每位同志发言要认真记录,每件工作也要落地、落实、有痕迹”。自2013年入学开始,李安就志愿担任班长、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7年,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便成为同学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

  李安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全部建在班上、建在专业上,支部同学和他都从事电力传动方向研究,科研任务十分繁重。李安深知,要解决大家科研动力问题,首先得从思想源头抓起,用过硬的思想作风锤炼扎实的科研作风。因此,科研任务再重,他始终把党支部书记身份摆在首位,构建“人人讲党课、量化型党员发展考核、高校支部共建”等基础党组织建设模式。邀请红色学讲团给班级同学讲微党课,用青年人的话语体系探索打造“青年微党课+微团课”的新模式,获评“十佳特色团日”。

  担任班长的李安总为同学多想一步,“盯”着同学备考四六级;“抓”着后进同学去自习;提醒同学尽早考虑就业、升学。“班长给我们写了不下七封信,不管学期初,还是考试前。他总说‘大家好好学习呀,有事来找我啊’”,李安的同学常亮回忆时说道。他始终带着同学们走好大学每一步,所在班级连续两年获评“优良学风班”。

  “我是党员、也是科研工作者,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科研难题是我们的责任。”李安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如是说。他始终牢记党员身份,用言行影响他人。疫情期间,作为校三好研究生标兵,他线上分享居家科研经验;作为IEEEPELS国际电气协会武汉学生分会主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讲座、组织武汉高校师生交流;2020年,他作为大会联合主席,举办了国内首个由学生组织的线上国际会议——第一届中国电气工程国际青年会议,在疫情期间为本学科国内外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他的工作获得师生一致认可,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三好研究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坚守报国初心,敢担科研大任

  毕业后做什么?李安在大三还没想清楚,一场支部大会改变了他人生轨迹。他清楚的记得,会上一位党员提到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意味着电力装备发展要再进一步。”这让李安心潮澎湃,决心要攻读研究生、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力量。

  2016年,他如愿保研到刚回国的蒋栋教授名下,从事电机及驱动控制领域的研究。“我的工作就是打破电驱的性能极限。电驱是运载装置‘心脏’,在交通电气化等领域至关重要。新型电驱拓扑研究就像重新设计‘心脏’的结构,让装置性能脱胎换骨。”但给装置换心脏谈何容易,“现有电驱拓扑已经成熟应用几十年了,要找到性能更好的拓扑难,还要能实现商用更难。”在导师指导下,他明白科研不是一帆风顺、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早上7点起、晚上10点回,成为李安科研生活的主旋律,五年如一日,始终规律作息。但在性能验证关键时期,他还是难免“不淡定”,吃住都在实验室,“出好结果激动地睡不着,性能不好难过的睡不着”。他和电气大楼凌晨两三点的灯光,成为了同学之间茶余饭后的“笑谈”。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作为学生负责人主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带零序电流控制能力的新型电机控制器研究”的攻坚,提出并验证了十几种高性能新型电驱拓扑结构方案和控制算法,成功应用在了无人机、电动汽车、工业伺服、磁悬浮等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15篇,其中领域顶级SCI期刊5篇,2篇国际会议优秀论文,连续三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9年4月,他带着研究成果走向世界舞台,从全球参展的1000多个发明项目中脱颖而出,在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中被授予最高奖——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占比小于5%。专家认为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新型电机控制器颠覆了现有方案的设计理念,性能显著提升,具有巨大市场前景。

  

  不忘创新初心,投身成果转化

  “作为研究生,我们不仅要写好发表在期刊论文的文章,更要写好在祖国大地上的文章”。面对新冠疫情,只能宅家的李安想多做些什么。“我是党员,应该在这个困难的时候站出来。”短短十个月,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一款大功率喷洒无人机,采用自主设计的大功率电驱动系统,解决无人机载重能力低、可靠性能差等难点,使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进行长时间消毒防疫工作成为可能。项目成果也夺得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项——“研电之星”荣誉称号,成为十多年来学校首个“研电之星”(全国仅3支);也斩获华为专项赛嵌入式组冠军(唯一)。

  

  李安始终坚信研究既要瞄准科技前沿,又要服务国计民生。他将研究成果投入实际应用,申请发明专利15项,授权专利7项;获得全国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湖北省“创青春”创业大赛金奖、湖北省“挑战杯”竞赛二等奖……这些成绩也使他初步达成让理论实现产品落地的“小目标”。而突出的创新精神也让李安成为学校用科创服务社会发展的榜样,受到《华中大人物》专访。

  “我希望做一颗钉子,钉在‘中国制造’攻坚前沿,继续攻坚电力传动领域‘卡脖子’难题。未来30年我们青年一定大有可为!我愿尽我之力为建党百年、建国百年献礼。”敢担科研大任,勇攀创新高峰,矢志为国奋斗,李安同志一直在路上!

猜您感兴趣

青年才俊

李姓名人